春节将至,走进位于昆明市呈贡区的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玫瑰、百合、康乃馨、大花蕙兰……到处花团锦簇,人群熙熙攘攘。斗南,曾是滇池东岸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如今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拍卖和对手交易中心。39年来,从第一株剑兰到上百亿枝鲜切花,花瓣与汗水拼出“亚洲花都”的传奇……在斗南,于姹紫嫣红中聆听中国奋进的“花语”,感受美好生活的别样怒放。04:58滇池畔崛起“亚洲花都”很多人说,斗南的鲜切花拍卖最激动人心。每天上午,花农和花商将各种鲜切花包装好,运到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待拍区,一辆辆台车排成长龙,经纪人手持电筒检验花卉的质量。下午3点,拍卖准时开始。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两个交易大厅座无虚席,这里采用降价式拍卖,第一个出价者胜出。数百名花商目不转睛,紧盯电子钟上的拍卖信息,手指迅速敲击键盘进行竞价。尽管已从事鲜切花拍卖19年,资深花商马金科坐到拍卖席位时依然心潮澎湃。“一般情况下,我要在4秒钟内作出决定,每天在这里拍下约1万枝花。”他说,“这么多年来,只要不休市,我们就不休息。”这是1月21日拍摄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待拍的鲜花。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春节前,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每天要拍卖多万枝鲜切花,涵盖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等40多个品类、多个品种。除了鲜切花拍卖,壮观的斗南“花潮”别具特色。在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每天一大早,经过扫健康码、测体温后,商户们戴着口罩,忙着把盆花、干花、绿植摆放到0多个摊位上,供顾客选购。下午5点多,盆花、干花被搬离市场,如同潮水般退去。从傍晚直到次日凌晨,这里又变身为“鲜切花海洋”,刚刚从地里采摘的玫瑰、蔷薇、康乃馨、百合等花卉像海浪一样涌入。1月21日,质检员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对鲜花进行质量检验。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每天晚上,这里可以买卖个大类、多个品种的多万枝鲜切花,然后连夜通过航空、冷链运输等方式运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斗南花卉产业集团副总裁晋波说。花潮、人海,不分昼夜在这个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涌动,这是游客向往的一景,也是“亚洲花都”的日常一天。在斗南街道1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弥漫着鲜花的气息。统计显示,年斗南鲜切花交易量突破.57亿枝、交易额.44亿元,交易量、交易额、现金流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额已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成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拼版照片:上图为年顾客在斗南村购买鲜花(资料照片);下图为年1月21日,花商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竞拍鲜花(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新华社发呈贡区斗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斗南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顾朝飞介绍,斗南7万常住居民中有4万人从事花卉行业,有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和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拍卖中心,年花卉产业产值逾亿元。从斗南“绽放”看发展变迁世界鲜花看云南,云南鲜花看斗南。从花田、花街、花市到如今的盛况,斗南为何让世人瞩目?1月21日,花商马金科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竞拍鲜花。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除了气候适宜花卉生长,回顾“亚洲花都”的前世今生,可以从斗南“花语”中感受中国奋进的足音。“农村改革给了农民种什么的自由,我们因地制宜,选择了鲜花,后来成为专职花农。”59岁的斗南第一代种花人华明升说,“与其说是斗南发展了花卉产业,不如说是时代发展造就了斗南花卉。”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tx/1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