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美学散步
北京治青春痘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743257.html 读完宋人——赵时庚大人的《兰谱》,感慨传统艺兰之艺得以传承,并庆幸自己获得此法。 书里说根据根太长会导致不开花、叶壮土肥不开花、叶瘦土不肥不开花的三种情况就翻盆,使其植料配比肥土变瘦瘦土变肥。根可以茂盛但是不易过长,此时可翻盆剪掉留有三四寸长。花盛开时留三分之一入室品赏即可,其他剪掉入瓶或者食用,且食用有很多种方法。 金岙素(蕙兰)入瓶 这些方法传承至今,不过我兰师傅的解释更有意思———根过长,过多并不意味着你养好了,相反说明水不足,它在拚命找水。古人在新置盆的兰草,可以用隔夜的茶水灌之,这个我倒想试一试。那时候河水井水勿浇灌,雨水常倾味最甜;夏不浇中午,冬不浇早晚,这些与师傅传授的均统一。 现在是春天,只要光照、通风好,必须勤水!干兰湿菊不适合现代养法。 大盆栽小苗,十年花不瞧。栽培兰花的盆具要与兰花植株的大小相匹配,大盆不可栽小苗,小盆不可栽大株。如果用大盆栽小苗,十年都很难见花。所以师傅一再强调尽量用小盆。 翠盖(春兰) 不过宋人好像没有春化一说,只有: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与现代经验有出入的就是春不出,应该是倒春寒的温差导致。关于根也是只有烂根剪掉,没有空根等一说。淋雨后不能马上遇日也是统一的。 关于植料,古人用的是山土,搓成团,再火烧之碾碎入盆,古人用竹刀辅助,师傅教我用的是木筷,这个也是一样。 至于肥料古人是有机肥烧制或者置放成土壤肥再使用。过去肥料大部分都是鸡粪。现在肥料五花八门,所有偏无机。 心心相印(莲瓣) 分株后,为何会有花苞消了———宋人翻盆切忌分株,他们觉得那样会伤了元气。我也遇到这种情况,不过师傅也是给了同样的解释。如果下雨连续3—5天就不可再淋雨,淋雨后不能马上遇日。那时候讲究弄一间专门的兰室,面向朝南。通风、避阳、干净无异味、向阳。 师傅指导的育兰方法与宋人基本一致,只是随着科学发展拓展了植料与营养。因为兰性没变,变得是环境、气候、光照、至于对水的要求是一样的。 《离骚》曰:“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瓶花史.瓶谱》里记载:一品九命兰,二品八命惠。古人简单的将一茎一花称之为兰,一茎多花称之为惠。他们对兰花品种划分、认知并不是很系统全面。 兰(宋梅) 惠(解佩) 如今兰花划分为7个品系,其中春兰与惠兰应该是古人笔下的一茎一花称之为兰,一茎多花称之为惠的标准。现今大家更推崇惠。但我个人更喜欢兰,香气内敛,高古,叶姿与花品中正、低调、朴实。惠兰外观壮丽,长势矫健,赋有气节蓬勃之杨,比牡丹与芍药。又似文武将士。前几日在沐斋先生的书里就这一问题发现共鸣。 宋人养兰称之:艺兰,就我理解包含养兰技法,并上升到心法的一个精神审美的综合,同时通过花守期使得花品至达艺术鉴赏水准。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关于精神修养与精神爱好的区别。上升到“艺兰”方可是精神修养。 当然“艺”包括很多内容,除了养兰技法之外的种种。比如瓣形说始于明.杨安道大人的《南中幽芳录》提及形似荷、莲的兰花;清.鲍绮云《艺兰杂记》表述瓣形概念,以及叶艺流派、色派等。 “艺”里当然还包括赏兰全局、喜其色、辨其形、体其器、嗅其香、悟其气、会其心、感其神等。重要的是“看花一月,观叶经年”,而这一漫长的守艺即是艺兰滋德的过程,亦在澡雪精神的呼吸中得以润泽。 艺兰之人不仅充盈其香中,更无穷于“艺”中。 颐蘭小筑 图文/昭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sz/7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兰花走进图书馆兰文化讲座内容摘录
- 下一篇文章: 桓台人,这份年宵花选购指南请收好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