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她不是烈士,却葬于烈士陵园;包办婚姻,她的故事耐人寻味;饱经沧桑,她一生不让拍照,不许写文章;

天上掉下来的媳妇

年,杨虎城负伤,他派人到孙镇药铺中抓药,不料想,老板张养清要求他亲自前来当面对症下药。

杨虎城在张老板家中养伤十天,准备归队时,张老板涨红着脸对他说,佩服他的胆识和为人,愿意把女儿张蕙兰许配给他。

此时,杨虎城身边已经有了能文能武的夫人罗佩兰,虽身处那个三妻四妾的混乱年代,但杨虎城不想委屈张蕙兰做偏房,于是他出言拒绝。可张老板却说:宁为君子做小,不与小人做大。虽然他身边有了罗夫人,可杨母也需要人照顾,他女儿张蕙兰贤惠,可以替杨虎城照顾老母亲。

杨虎城是个孝子,一听张老板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但既然是留在母亲身边,就得与母亲商量,没想到,张老板却哈哈大笑着说这事杨虎城母亲早就同意了。

娃娃亲由来

年生于陕西蒲城县贫农家庭的杨虎城,15岁时,父亲杨怀福被仇人陷害,命绝清政府绞刑之下。无力葬父的杨虎城,与7户乡农成立了丧葬互助孝义会,后来扩大为中秋会,发展到数百人。

辛亥革命之后,退伍还乡的杨虎城带领中秋会贫苦农民打死了乡霸李祯,名声大震,成为平民百姓心中的英雄豪杰,而官方却对他恨之入骨,到处通缉他。

孙镇是杨虎城母亲孙一莲的娘家,杨虎城被迫离家出走,杨母在娘家病倒,中药铺老中医张养清佩服杨虎城的作为,亲自为杨母治病。杨母看中了每天为自己端茶送药的张家10岁的女儿张蕙兰,于是与张养清作主,为杨虎城定下了娃娃亲。

年,26岁的杨虎城尊从母亲意愿,与14岁的张蕙兰正式拜堂成亲。杨家谁也没有预见到,此后数年颠沛流离的烽火岁月中,杨家老老少少包括罗夫人在内,最坚强有力的依靠竟然是这个柔弱的小女人张蕙兰。

妻贤夫祸少,千里寻夫,两女人亲如姐妹

罗佩兰原是皮货商的女儿,因为生意亏损,父亲把她送给了大荔县张西铭抵债。张西铭认为罗佩兰眉清目秀,必定贫中有富,于是一直以养女相待,允许聪明的罗佩兰读书识字。

年,时任陕西陆军某团营长、23岁的杨虎城带队途经大荔县,在张西铭家做客时,与15岁的罗佩兰一见钟情,两人明媒正娶结为夫妻。

婚后,罗佩兰很快学会了骑马、射击、包扎伤员,官兵亲切地称她为“军中花木兰”。5年之后,身怀有孕的罗佩兰被杨虎城送到了杨母身边。

爱着同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初次相见,张蕙兰端着一杯热茶敬与不知所措的罗佩兰,说:敬了这杯茶,从今以后咱两人就是姐妹,佩兰姐你说往东,我不会向西。佩兰激动地与蕙兰拥抱在一起,杨虎城与杨母更是看得眉开眼笑。

惠兰细致入微的照料怀孕体弱的佩兰,怕她动了胎气,蕙兰亲自为她洗脚,两人睡在同一张床上。

年冬天,佩兰顺利产子,远在榆林军中的杨虎城欣喜地为儿子取名杨拯民,在与蕙兰的家书中,杨虎城深情写道:

你佩兰姐幸生男孩,我闻之不胜欣饰!但你姐平素身体虚弱,又在新病之后,一切饮食起居我妻务须小心伺候,以免你姐劳神。只要你姐母子平安,使是你的功劳,我便非常感激也,千万万......

蕙兰细心照料佩兰母子的时候,收到了一张杨虎城的近照,看着照片中身着棉袍,低头闷闷不语的杨虎城,佩兰感觉到他像冬天落难的虎,心急如焚的佩兰要去救杨虎城,蕙兰勇敢的表示自己愿意亲自送佩兰母子。

年春节后,蕙兰雇了两辆“驾窝子”车,与佩兰母子悄悄走上了千里寻夫路。通向榆林的路早已经因为土匪割据中断了,惠兰向东取道山西,历时近一个月,顶着西北呼呼的风沙,把佩兰母子安全送到了榆林,不顾杨虎城与罗佩兰挽留,两天之后,蕙兰执意返回家中照顾杨母。

此时杨虎城正在病中,医生以为是恶寒发烧,但却越治越重,罗佩兰暗访到一位大夫终于确认杨虎城得的是伤寒病,对症下药后,杨虎很快恢复健康。

弱女子扶老携幼躲避魔爪

年,杨虎城与杨虎臣坚守西安8个月取得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极为壮烈的篇章。期间,吴佩孚用飞机撒传单,十万元买杨虎城人头,搜不到杨虎城,他们转而意图将杨母和杨拯民掠为人质,胁迫杨虎城投降。

令人们惊奇的是,镇嵩军搜来搜去,杨家人的影子也没找到。事实上,张蕙兰早已经带领全家逃到了杨虎城此前为罗佩兰买的一座深宅大院中。此时,产下女儿杨坤的佩兰已经因肺结核咯血不止,佩兰深感此处也不安全,让惠兰带着婆婆和4岁的儿子杨拯民再一次离开了家。

蕙兰带着婆婆和小儿子在林中到处躲藏搜捕时,被一位细心农妇发现,在农妇与丈夫的帮助下,一家三口躲过了镇嵩军的魔爪,杨母认农妇做了义女,这位农妇就是后来传为佳话的“钟家寨姑姑”。

深明大义,贤妻劝夫再踏征程

年10月24日,病中的罗佩兰去世前拉着张蕙兰的手说:咱俩同一个丈夫,世人说是情敌,咱俩却像姐妹,拯民、拯坤拜托你啦!出殡那天,雪花满天,杨虎城破俗亲自为罗佩兰当“孝子”扶灵柩拉纤,张蕙兰一身重孝抱着2岁女儿杨拯送灵,那场景,草木泣泪,天地动容!

罗佩兰去世的第二天,西安之困解围了,这个胜利代价沉重:西安20万军民,饿死了4万!尸体堆放在城中荷花池里无土覆盖,杨虎城让士兵冲出城外脱下军裤,一裤子一裤子背回黄土“掩埋”,这就是至今尚存的西安革命烈士公园里有名的“负土坟”。

杨虎城心情沉重之下写下了“怨满三秦”挽联:生也伟大死也伟大,功满三秦怨满三秦。而罗佩兰去世,杨虎城也满腹哀思,在这种极度悲伤之下,他悄然隐居在一个朋友家中,再也不愿出山任职带兵。

于佑任以孙中山遗嘱促杨虎城出山,杨虎城左右为难之时,沉默寡言的蕙兰一翻深明大义的言词敲醒了他:

我以为你是军中豪杰,没想到你这样不成器!妻儿情长不能没有,但不能耽误了大事!西安饿死四万人,为什么?你把脖子一缩,对得起谁呀?俺跟娘在外逃难,不就是让你痛痛快快干一场嘛!你呢,仗打胜了,却被自己打败了……

被蕙兰这番话敲醒的杨虎城,当即振作起来:好,我明天就出征!一家老小,全都交给你啦!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蕙兰的点醒,杨虎城是不是就永远不会出山?倘若汉有杨虎城,西安事变那一页历史会如何?历史不能假设,但无疑,蕙兰的深明大义,对杨虎城及其一家的影响意义深远。

与三夫人谢葆真相遇,罗夫人、三夫人的孩子,她皆视如己出

年,杨虎城任第十路军军长,北伐途中,与比蕙兰小8岁的谢葆真结婚。

谢葆真跟随杨虎城去日本时,把女儿杨拯亚寄养在一位官太太家中。蕙兰一到南京就亲自去找杨拯亚,此时,已经被那位官太太寄养在保育院的杨拯亚正身患白喉高烧,无人照料。医院照顾三天三夜,还是没有留住这个小小的生命。

伤心之余,杨拯民又突然发烧,蕙兰带着两个孩子,乘船吐得天昏地暗回到了青岛,杨拯民被确诊得了肺结核,只能住院治疗。在山东博山驻扎的杨虎城带回杨拯坤由谢葆真照料。不习惯与谢葆真相处的杨坤到处乱跑,摔断了腿后,又被保姆带回了青岛。

医院与租住的民房中两头忙碌照顾孩子们,杨虎城深感歉疚,面临又要打仗,他根本顾不上孩子。而蕙兰还是那句话:有我呢,你就放心走吧!

杨虎城做到了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总指挥时,为了躲避军阀报复,杨家人一直隐藏身份生活。

杨母和儿子茂三租住在北平的一个胡同里,病中的杨母想念惠兰和拯民、拯坤,蕙兰得知消息后,带着出院的拯民和腿刚刚能走路的拯坤,从青岛一路隐姓埋名找到北平,看到孙儿孙女,杨母的病当即好了一大半。北平不安全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又逃到天津一处法租界。

东躲西藏之中,杨虎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但他心里非常清楚,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有蕙兰在,不会出事。

杨虎城入陕以后,在报纸上得到消息的杨家三代人在惠兰的照料下,安全回到了西安,一家人团聚。

杨母感念蕙兰多年尽心尽力拉扯一家老小,盼着惠兰能有自己亲生的孩子,杨虎城当即答应善待惠兰,第二年,惠兰生下了儿子拯仁。

痛失亲子,夫妻洒泪离别竟成永别

西安事变以后,杨虎城与母亲一起病倒了,此时谢葆真在北平治病,长子杨拯民在北平读书,忙于照顾丈夫和婆婆,蕙兰疏忽了小儿子杨拯仁,以致杨拯仁出猩红热几天了,她还一无所知,后来5医院不久,抢救无效夭折。

深受失子之痛的蕙兰,精神失常。杨虎城深觉多年来对不起蕙兰,他让长子杨拯民带着蕙兰和妹妹拯坤去北平治病。望着精神错乱连句告别话都不会说的蕙兰,杨虎城热泪长流,鞠躬致歉。

这一别,蕙兰与杨虎城此生再也没能相见。这一别,蕙兰无形中救了杨拯民、杨拯坤兄妹两人的命。

蕙兰去北平治病不久,杨虎城带着三夫子谢葆真与7岁儿子杨拯中一起登上了出国考察的航船。此后12年,叱咤风云的“猛虎”与家人再也没能相见。

多年以后,古稀之年的杨拯民满怀深情地对采访记者说:要不是蕙兰母亲那场病,我肯定会像拯中弟弟那样,跟父亲一块出车、被囚、遇害。蕙兰母亲对我除了有养育之恩,还有救命之恩,大恩大德呀!

惊雷声声,遇险不惊,养育之恩重如山

七七事变以后,杨拯民带着妹妹和精神依然恍惚的蕙兰娘回到西安。一天,拯民拿着报纸对蕙兰娘说:全民抗战啦,咱爹该回来啦!只这一句,蕙兰的病奇迹地好了。

杨虎城被囚以后,蕙兰家对面出现了一座监视她们的茶水炉。蕙兰深知其中厉害,要求孩子们不许随便与外人交往,在她的严格要求下,那些年,孩子们相安无事。

怕被“狗”咬的蕙兰虽然不惹事,但她也不怕事。年,西安闹学潮,国民党抓人,西安学生领袖于晓姗和方晨的照片被张贴在城门之上。

危机关头,杨拯民求助蕙兰娘,因为父亲杨虎城敬重惠兰,所以特许蕙兰能动用自己专车,蕙兰动用专车将2人送出了西安城。于晓珊后来参加革命,解放后任国家机械委员会科技局副局长。

年6月22日,于晓珊接受采访时谈起当年脱险,情绪依然激动,她说自己一辈子也忘不了杨拯民的仗义,更忘不了蕙兰娘的善良与果断。

年,在蕙兰娘支持下,杨拯民参加了八路军,年,高中毕业的杨拯坤也在惠兰娘的指导下,选择了去延安参军。

谢葆真出国之前,将拯民美、拯英、拯汉、拯陆4个儿女留在娘家,后来,这四个孩子也先后被惠兰接到身边抚养,孩子们渐渐长大,在蕙兰的支持下,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这6个孩子成婚后,很快生儿育女,12个第三代儿孙全部由惠兰带大,那些年,蕙兰家简直就是一个幼儿园。

面对特务的监视,蕙兰养育革命后代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让出生在解放区的杨坤二儿子果朗的户口能进西安城,惠兰不惜忍辱谎报孩子是自己的私生子,更名张浪子的果朗,由外孙变成了儿子,终于报上了户口。

蕙兰的善良与大义,不仅仅表现在对待这些孩子上,日军轰炸西安时,她还认了从防空洞中抢救出来的李玉秀姑娘为义女,一直抚养至李玉秀出嫁。

享年88岁,功德千秋

杨虎城遇难的噩耗传至西安,蕙兰悲愤之中旧病复发,几天不能进食,好转后,她拄着拐杖亲自去西安城外选择了一块墓地,她用社会各界人士募捐的钱买了7亩地,建了一个大墓地,把遇难的杨虎城一家四口与其警卫员、副官及家人葬在了一起。

这一行为,更深一层增加了“杨虎城陵园”的教育意义。西安事变20周年纪念日,杨虎城陵园正式交由政府管理!

为了安顿张蕙兰的后半生,党中央任命她为陕西省政协委员,邓颖超曾差人带礼品看望她。

年2月7日,张蕙兰病逝于西安,享年88岁。弥留之际,她表示自己想回北村祖坟照顾婆婆,又想陪在杨虎城身边。

子女们感激蕙兰娘的的恩情,决心成全她的愿望,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这个不是烈士的女人最终得偿所愿葬在了烈士陵园,与丈夫杨虎城将军长伴。

张蕙兰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杨家,奉献给了心中爱着的男人,一生毫无怨言,尽心照顾杨家几十口人。她没上过战场,但她临危不惊,深明大义;她从不抛头露面,却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她饱经沧桑,却一生不让拍照,不许写文章;身后,她的美德光照千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jb/1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