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兰花之“春化”

冬至到大寒期间,是我国各地气温 的季节,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隆冬。提起隆冬时节的兰草,我们不能忘记兰蕙的春化问题。   所谓“春化”,是指兰蕙在生殖生长期间必须要经历的低温阶段。指出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称之为春化作用。

广东、台湾兰友说春兰和蕙兰在当地可以来花苞,但能开出好品的很少,往往花苞出现不久就枯萎了。这是由于春化不足导致,而今很多兰友在掌握春化机理后已经能成功地使春化兰花开好花品。

兰花春化 温度与时间

兰花植株完成春化作用的时间因种类、品种和具体温度的不同而不同。植株通过春化作用的温度范围也因种类、品种而异,通常此温度范围在0-10℃,一般在20-30天左右方可满足。

兰花植株的春化作用能否顺利完成除取决于温度条件外,此外,经过春化作用后还需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在很多情况下虽然植株体处于适宜的春化温度内,但如果处理时间过长,则其春化的程度反而会有所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过度春化”。当植株的春化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前,就将其放到常温下,则会导致春化效应被减弱或完全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脱春化”。春化在长江流域采用自然温度最为理想,兰友每年不必为此而烦恼,但要防止出现过度春化。理想的春化会使该花品表现其生物学蓝本,花杆更舒展,花朵更秀气,整体感更加迷人。

春化实质就是过一个半休眠期,然后让兰花像春天一样开花.兰草开花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但其最终的一个生理机制就是为繁衍后代而产生的生理现象。一般兰草的生长发育都在自然的原生环境中进行,经由人工莳养的兰草却因养植环境、植料和管理方式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与开花。影响春兰开的因素主要有光周期反应、春化作用、营养以及抑制营养生长、成花诱导等几个条件,在闽南、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南方地区莳养春兰所遭遇到的 难题就是开花,这当中让春兰开花最难以掌控的因素就是春化作用。

  春化作用虽说是孕育春兰开花必经的相对休眠作用过程,其实因地而异。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因气温降低,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下,大多数植物均进入生长缓慢的休眠期,而且这一时期为了担心兰草受到冷害,在水分和湿度的控管上比夏季更为严格,通风性也比夏季降低,因此种种因素促使兰草进入“春化作用”时期。在这期间因气温低,兰盆里的植料也相对干燥,使得兰草的生长速度变得非常缓慢,而得以为生殖生长积累能量,待气温回复至15℃左右时,在水分和湿度上的控管也逐渐恢复正常,兰草也因此获得生机开花吐芳。在南方或低纬度地区因冬季的气温一般都能维持在15~20℃,甚或更高,因此兰草不易进入休眠状态,若是在水分、湿度的管理上没有予以适度调控的话,就会发生有花苞但不开花,或是花葶尚未拔长抽高前就已开花,甚至有只长新芽而不开花的结果。个人认为春兰的“春化”其实与兰草有无孕育花蕾无关,但却与春兰的开品有关,因为春兰进行花芽分化的时期正是五、六月的大伏天,而开花却在气温逐渐回暖的立春时节,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春兰即使没有经过所谓的低温春化过程还是能够正常开花,只是花期若处于30℃的高温下,其花瓣较为单薄,花葶较难以出格,比起江浙地区的开品为差罢了。事实上,兰科植物和其它类别的植物一样,只要通过环境的驯化期和正确的管理方式加上运用一些技巧,想要让它何时开花或在哪儿开花应该都不是难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zp/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