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生於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困厄而改节”。孔子言。屈原《离骚》中,“即滋兰兮九畹,又树蕙兮百亩”。

兰花由此成为世间独有的人格化花卉。兰言、兰士、梦兰、兰谱、兰章……

所有最美好的人和物都配得上“兰”。兰,宁不教人爱乎!

本是 生,托生在空谷。兰的秉性注定爱花爱草人必欲种之而后快。其结局大多都是默默。

不好养,养不好。一年兰,两年草,三年就无处觅芳踪。

父亲多年前就养过两盆兰草。 年满室生香,一排错落有致的小铃铛花,让人神清气爽。可能是开花用去它全部的精神。之后,无论怎么养护,不知哪一天就变成了一捧衰草。

有时会黯然:像极了人生里的得到又失去。

从此没买过兰草。虽然极想,又怕它们在我手里香消玉殒。

前几年,在大别山深处,偶遇几从兰。将它们带回家。

想想山谷的冷寂,风和雪。就没有像教课书教的那么娇养。

一年又一年,它会如期给我惊喜。花开时,我会将它们搬入屋中,满室若有若无的暗香。

我这颗俗世驿动的心,面对着它会逐渐变得安宁澄澈。越喜欢,便想了解更多。

北宋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兰似君子”,“惠有世大夫概”。这两句为赏兰定下基本门径。

赏花,它的花优雅贞静;观叶,它的叶铁线如钩,卓尔不凡,有士大夫气概。

两部兰谱,《金漳兰语》,《王氏兰谱》。了解得越多,越不想了解。

?

单单一种惠兰就繁复无比。惠兰又称中国兰、蝉兰、夏兰、九华兰,九子兰。花的品级、形状、味道,叶的长短形态等等,差之毫厘,在品鉴师的眼中,价值就失之千里。

?

忍不住拿着自己养的惠兰去对比,看这点像,看那又不像。得失心冒出小芽。干脆掐死不看不比较。

保持初心最重要,也最接近事物的本质。

喜欢无关乎品级,无关乎身价,只是单纯的喜欢。

惠兰花语:丰盛祥和,高贵雍容。

《楚辞》中,蕙兰和白芷被称为“蕙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中,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花和草,更是祖国壮丽山河完整统一,人民幸福团结的象征。

Tangdouzi

有赏乐打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zp/1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