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荟萃-包绕桥血管的纵隔肿瘤

当桥血管遇上

巨大纵隔肿瘤

患者3年前因冠心病行冠脉搭桥手术,术中发现约5cm的前纵隔肿物,一并切除,而这个并不算很大的肿物,为3年后埋下了伏笔。这就是医院心外科的一个病例:当桥血管遇上巨大纵隔肿瘤。

病例简介

男性,73岁,冠脉搭桥术后3年,憋气1年。

3年前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三支病变,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手术前胸部CT提示前纵隔一4*6cm肿物,于术中一并切除。具体:获取左侧乳内动脉(LIMA)与左下肢大隐静脉(SVG),其中一根静脉桥由心脏左侧依次将对角支、回旋支、后降支序贯吻合,乳内动脉桥干预前降支,即LIMA-LAD,AO-SVG-D-LCX-PDA;前纵隔约5cm肿物,质地不均匀,与右侧胸膜、心包粘连,予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神经源性肿瘤,伴肌源性分化,低度恶性。

患者术后症状缓解,规律口服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未规律行影像学复查。

近1年出现咳嗽、喘憋症状,未重视,近期加重,复查胸部CT提示前纵隔巨大肿物,后收入我科。

3年前CT,可见箭头所指为约5cm前纵隔肿物,被完整切除

讨论后认为,目前症状与巨大肿物相关,心脏症状不典型,应重点评估两方面:一、肿瘤的行为及特点,是否有恶性行为,与周围组织关系;二、心脏及冠脉情况,目前的冠脉及桥血管如何,是否被侵及,心脏功能能否耐受手术。

影像学评估

肿瘤方面,长径约15cm,位于前纵隔偏左侧,不规则、密度不均,可见较多分隔及钙化,上极超越主动脉弓顶,达无名静脉水平,下临心室水平,与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室、左上肺及支气管关系密切;特别地,桥血管似全部可见,LIMA桥上段被肿瘤包绕,之后走行于肿瘤后方,SVG桥自升主动脉发出后亦走行于肿瘤后方,与肿瘤关系密切。

心脏方面,自身三支病变,LAD闭塞、LCX、RCA多处90%狭窄,LIMA桥及SVG桥均通畅,吻合口良好;心脏功能良好。

术前诊断

前纵隔肿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脉搭桥术后

窦性心律

心界不大

心功能I级(NYHA分级)

术前讨论

1.巨大纵隔肿物不除外恶性,不除外为复发,未见全身转移,有外科干预指征,手术对改善症状、提高预后有帮助,且除手术外无其他有效干预手段;

2.手术难度大,表现为:

(1)本身为二次手术,组织粘连重,且肿瘤巨大;

(2)与心室、主动脉、肺动脉、左上肺及支气管关系密切;

(3)包绕及压迫桥血管;

3.手术力求完全切除肿物,针对以上难点应做好预案:

(1)切口应充分显露肿瘤和术野;

(2)桥血管均通畅,争取与肿瘤完全分离,则无需进行冠脉干预,术中应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tx/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