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C医院与思路迪诊断最新
在人类抗击肿瘤的过程中, 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分类分型,针对患者自身特征选择 治疗方案。这类治疗突破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可以给患者带来更长久的生存获益。 指导各类治疗选择的依据通常是患者的基因分型,其依据的生物标志物如TMB、dMMR和各类靶点指导的治疗近年来已成为各瘤种的标准治疗方案。 近日,医院沈琳教授、彭智教授团队与思路迪诊断共同合作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TheJournalforImmunoTherapyofCancer(影响因子13.),探索了胃癌的 治疗-基于NGS检测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可以指导胃癌免疫治疗的选择。 背景介绍 EBV相关胃癌(EBVaGC)是胃癌的一种独特分子亚型,预后良好,EBV感染对胃癌中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功效的影响偶有报道但确切疗效和潜在机制仍有待阐明。EBV编码RNA(EBER)原位杂交是检测EBV的传统方法,但单纯的组织切片杂交或染色无法同时检测NCCN指南推荐的可指导胃癌治疗的其他分子生物标志物,如TMB,MSI等。在此,我们建立了准确可靠的NGS检测EBV的方法,并探索ICB在通过NGS鉴定的EBVaGC中的功效及疗效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研究内容 1 使用两个独立的胃癌队列(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建立并验证了NGS检测EBV的算法。 通过排除EBV基因组中人类同源基因及高GC含量区域、联系EBV的致病致瘤机制及实际捕获效率,我们建立了以EBV四基因(BZLF1、EBNA-1、EBNA-2、EBNA-3)为基础的检测EBV的算法。以肿瘤样本EBER-ISH结果为标准,我们利用例胃癌患者训练队列,获得了NGS检测EBV感染的阈值。在76例胃癌患者的验证队列中,我们验证了基于NGS的EBV算法的高性能,灵敏度达到95.7%(22/23),特异性为%(53/53),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对于四种EBV阳性细胞系,在不同测序深度下,肿瘤细胞稀释度不低于5%时,每个样品中的EBV均可被稳定检出。 2 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中评估了EBV感染预测ICB疗效的价值。 基于已发表证据,EBVaGC患者对ICB的敏感性仍存在争议。因此我们回顾性纳入了95例接受ICB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以此评估EBV感染对ICB疗效的预测价值。95名患者的EBV状态由NGS方法确定。在pMMR患者中,EBV+/pMMR患者的应答者比例显着高于EBV-/pMMR患者(p=0.)。生存分析表明,EBV+/pMMR患者的PFS(中位PFS8.5vs2.0个月,p0.)和OS(中位OS未达到vs5.0个月,p=0.)显著优于EBV-/pMMR患者。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EBV状态是ICB后pMMR胃癌患者PFS的强预后因素(HR:0.39,95%CI:0.16-0.97,p=0.)。 此外,在22名EBV+/pMMR患者(即EBVaGC)中,ORR为54.5%(95%CI:33.7%-75.4%)与EBV-/dMMR组相当(p=0.).生存分析表明,EBV+/pMMR和EBV-/dMMR患者具有相当且更有利的PFS和OS,两者都比EBV-/pMMR患者从ICB中生存获益更多。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也证实,无论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EBV和dMMR在预测PFS方面具有同等效力。 3 探索ICB疗效的分子预测生物标志物,以提高EBVaGC患者ICB疗效的预测准确性。 我们对95例接受过ICB治疗中的22例EBVaGC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探索肿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和潜在ICB生物标志物表达与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获益的关系。分析显示,ICB不应答组肿瘤中CTLA-4+和TIM-3+细胞的密度显着高于ICB应答组。在接受抗CTLA-4和抗PD-1/L1联合治疗的14名患者中,10名达到PR且接受双免联合治疗的患者比接受单纯抗PD-1/L1治疗的患者有更好的应答(p=0.)。鉴于TMB是胃癌免疫治疗中重要的biomarker,我们通过对22名EBVaGC患者NGS分析得到了他们的TMB水平,在20例样本合格的EBVaGC中,响应组肿瘤样本的TMB值更高,且TMB更高组的PFS显著更长。对22例EBVaGC患者肿瘤组织进行了突变检测发现SMARCA4基因突变在应答组中更常见(40%vs0%,p=0.)。所有具有SMARCA4突变的患者在ICB后均达到PR,并且PFS高于野生型SMARCA4患者。 研究结论 · 我们创新地开发了一种基于NGS的EBV检测策略,该策略可以同时检测胃癌患者的其他基因组特征。 · 我们的EBV算法在验证队列中对EBER-ISH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总体准确率为98.7%。 · 该方法识别的EBV感染胃癌患者在接受ICB治疗后,疗效与dMMR相当。 · TME分析显示,具有高CTLA-4水平的EBVaGC患者对单药抗PD-1/L1治疗的响应较差,并且EBVaGC从PD-1/L1联合CTLA-4阻断中获得的益处大于抗PD-1/L1单药治疗。 ·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MB和SMARCA4突变可能是EBVaGC患者ICB疗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研究意义 肿瘤的治疗已进入 医学时代, 诊断和 治疗缺一不可。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非WGS检测的NGS检测EBV方法,且完成了技术和临床的双重验证。此方法的建立极大地降低了基于NGS检测EBV的门槛,为EBV在肿瘤临床中的检测普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度;此外4个EBV基因结合相关panel后,肿瘤患者可以一次检测测全指导免疫与靶向治疗选择的生物标记物,更具成本效益和临床实践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迄今 样本量的EBV阳性胃癌队列的挖掘,研究发现对PD-1/L1和CTLA-4的联合阻断治疗在EBVaGC患者的获益大于抗PD-1/L1单药治疗,提示EBVaGC患者接受双免治疗临床获益可能更大,为EBV阳性胃癌患者在未来的治疗选择上提供了指导数据。 参考文献 YuezongBai,ZhiPeng,LinShen,etal.EfficacyandpredictivebiomarkersofimmunotherapyinEpstein-Barrvirus-associatedgastriccancer.JImmunotherCancer.Mar;10(3):e.doi:10./jit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tx/10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孟凡利医院院长季加孚
- 下一篇文章: 综述医院外泌体来源的非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