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花兰花市场分析与产业化探讨
兰花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观赏花卉,历史上大多为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们拥有,市井百姓难以问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兰花已走向市场,成为农业经济中 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兰科是有花植物中 的科之一,估计有个属,3一3.5万个原生种,我们在这里提及的中国兰花只是兰科植物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极少数的栽培种类。在观赏上仅指具有香气的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莲瓣兰等。中国兰花香气清幽高雅,叶色四季常绿,花色变化多而奇特,品种特性明显、并无重复等,等构筑了其独特的观赏价值。由此延伸的兰花文化如“兰德”、“兰章”成为高尚品格和优雅文采等的代言辞,并成为中国儒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失意的文人雅士常将自种兰花视为高尚之举,以兰花慰藉自己孤寂的心灵。由此,兰花成为无价的高贵之物,名贵的兰花常以黄金而计价。所以数千年的兰花文化仅停留于文人墨客之间,很少有向普通百姓传播的机会。兰花在自然状态下以种子繁殖为主,在人工栽培状态下种子难以发芽,客观上限制了栽培群体的扩大。因此,兰花优良品种的市场需求矛盾突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名种的发现必然成为某些人谋取暴利的法码,名兰的天价现象自然屡见不鲜。更有投机者的介人,导致兰花市场良秀难分、防不胜防。本文着重就兰花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和分析,就兰花的产业化发展谈些浅显之见。1.兰花市场发育渐趋成熟兰花市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兰价则从暑利逐渐走向正常。从全国而言,广东是兰花市场发展较早的地方,当时的兰花交易以墨兰为主,兼有一些四季兰,炒作的主要是“达摩”“闪电”等线艺兰及少部分有奇特花型花色的品种, 的报价常以几百万,数十万元苗而计。而这些兰花的原种则大多从大陆引出,经培育后从台湾、香港销回大陆,炒作仅停留在少数人之间进行。由于该类品种的大量繁殖,过去的“天价”已不复存在,目前有的仅以数百元一苗甚至更低价格出售。但墨兰的炒作客观上推动了兰花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的发展,云南、四川等地也相继推出地方名种,兰花的全国格局逐渐形成。到二十一世纪初,全国已形成江浙的春兰、蕙兰区;云南,贵州的莲瓣兰区;四川的春剑区;广东、福建的墨兰、建兰区,各区均有自身的特色和市场。随着市场的发育,兰展等兰事活动的频繁,各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交融,兰花的价格渐趋合理,同一品种的兰花几乎在全国各地的市场都可以买到,并且价格相差无几。但许多地方,真正的兰花市场尚缺,兰花的交易仅限于兰事活动之间(如展销会,研讨会等)。近年来推出的兰花拍卖网,为广大兰友的兰花交易创造了便利,人们可以在网上洽谈业务,进行交易。目前兰市的情况表现为:新下山的品种价格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喊出天价,但交易主要在兰花炒作者之间或种兰大户中进行,并有国内外兰商的收购;普通传统型兰花价格平稳,市场交易处于正常状况;但一些繁殖快、市场拥有量较大的、易栽培的品种价格一路下跌,成交量较少。所以,真正大众化消费的兰花市场尚未形成。2.兰花市场有待规范兰花市场的发育和形成客观上推动了兰花产业发展,绍兴、台州等地有的养兰户已拥有上百万元、数千万.元以上的资产,有的一年交易额有数百万元,利润非常可观。但由于兰花市场尚未真正成熟,许多问题有待规范。2.1天价现象无人干预,因为兰花的交易均在双方之间进行,一方叫出天价,另一方只要能够承受,交易就会成功。交易一旦成功,以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便无法解决,如对品种的以次充好,造假欺骗,价格错位等等的追究,索赔。2.2兰花交易中的植物检疫问题。兰花虽为名贵花卉,但在交易中基本在无植物检疫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其一是兰花交易量均不大,一般为几苗,几十苗,二则携带方便,只要报纸一卷,行李袋中一放,就可以携带到任何地方。导致一些兰花的病虫害传播(如兰花病毒病),对兰花的生产构成潜在的威胁。2.3兰花的市场缺乏相应设施。因兰花的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设施不全的市场难以让兰花交易保持稳定。就目前而言,一般的城市几乎无正式的兰花交易场所,较大的城市虽有场所,但大都设施不全,影响了兰花市场的健康发展。3.兰花产业的定位目前社会对兰花是否为产业,为何种产业上尚无明确的认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兰花属于消闲,点缀家庭环境的小型花卉,更无一个或几个部门将其定为产业而认真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说兰花是文化产业,是提升人民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的精神产品,通过种植兰花,可以陶冶个人道德情操。通过在办公、公共场所摆放兰花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创造优雅工作环境。许多以兰花为市花的城市更有必要将兰花所赋于的崇高品格作为城市和市民的道德行为准则。兰花是农业产业,兰花是农作物中栽培难度 的作物之一,兰花产业是科技含量 的产业。兰花的生产回报率是其他农作物无法相比的。兰花产业是高投人、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由于兰花具有在数量上难以象其他农作物一样规模化种植,品种间的栽培要求差异较大等特点,兰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还是要循序渐进。’综上所述,概括而言,兰花产业是极具文化特色的农业产业。该产业可以家庭周边环境如阳台、庭院等进行生产,既可以当庭院经济发展,也可以较大规模地建立设施进行生产。4,发展兰花产业的难点就目前状况虽然有相当的有识人士加人了养兰、艺兰的队伍,其中绝大多数为工薪阶层或离退休人员。这些人养兰的目的主要还是休闲为主,对如何创造收益方面没有迫切感,其中有一部分人尝试以兰养兰,他们的方法是卖掉一些兰花,然后购进一些其他品种的兰花。他们的种植范围局限于阳台等地方,品种多而杂、管理等方面较为粗糙、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他们生产的兰花对市场冲击力不大但他们是买方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对新品种的痴情和不断想拥有更多的品种或数量兰花的欲望使他们不愿将自己的品种卖掉,又不惜成本购进新品种。兰花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创造收益为主的农民为主才能促进兰花市场的持续发展,只有他们的规模化生产,兰花才能真正进人寻常百姓家。由于兰花的品种鉴别、审美欣赏、栽培难度大等原因,对于一般农民来说只能望而却步。投机商人正是利用农民鉴赏能力的欠缺,大量收购野生兰花,导致资源不断枯竭。5.培育兰产业的构想培育兰花产业应以如何发展利用兰科植物的大角度上着想,如蝴蝶兰的工厂化栽培,药用石解的开发利用,兰花的产业链发展(如培养土、花盘、工厂化设施等等的开发)。还可以结合旅游业等等产业推销兰花及其产品。兰花产业是极具前途,有无限潜力的,综合性的大产业。5.1弘扬兰文化,加大兰文化宣传力度。兰花产业是以兰文化为依托的产业,培育兰产业首先应在如何弘扬兰文化,宣传兰文化方面入手,提高人们的审美欣赏能力、鉴别品种的能力,并从科学的角度宣传兰对人心身健康的益处等,从而推动兰花市场的发展,促进大众化的兰花消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正式出版发行权威性的有关兰花的文化研究、育种、栽培技术诸方面的学术性刊物和普及性杂志。各地的报刊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刊登一些文人与兰,地方名人与兰,名兰历史考证等等方面的文章,电视台等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播放兰花栽培技术,种兰致富经验,兰花市场信息等等方面的节目,以正确的论导向,推动兰花的大众化消费,从而促进生产。5.2加大对兰产业的扶持力度。各地应对能带动一方的兰花生产企业和大户进行技术上的辅导,实施资金借贷等方面的优惠与扶持,培育那些有一定科技水平,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或大户提高自身实力,增加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3提高兰花生产者的科技水平。目前兰花生产以粗放,松散型生产为主,大都采用传统的栽培管理,存在生长繁殖慢,抗御病虫害能力差等问题。难以达到高质量的市场要求。如果长期依靠此类人进行生产,兰花市场发育必然缓慢。因兰花自身特点,目前农业科研机构与广大科技人员很难介人兰花的有关技术研究,兰花栽培水平长期徘徊于较低层次上。建议有志于兰花产业开发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介人兰花的品种培育,快繁技术,栽培土的配制,适用化肥、农药配方研制,设施栽培模式等研究与推广实践。同时还应普及大众养兰知识,通过宣传工具,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途径提高农民科学养兰水平。借鉴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的养兰经验,鼓励有志于农业开发的企业或个人从事兰花产业开发,并从高起点介人,大幅度地提高我国艺兰的总体水平。总之我国目前的兰花市场逐渐形成,并渐趋成熟,兰花产业已成为新兴的 潜力的农业产业。但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全体有志于兰花开发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奋斗,兰花产业才能真正成为我国农业综合产业的皎皎者。作者简介:朱雄关,出生,男,龙泉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浙江省兰花专业协会理事,丽水市兰花协会常务理事《兰蕙》杂志编委。 /热点 香祖兰因 倒叙,庚子年春天的春兰——年浙江春兰网络展(五)部分兰花写意 香祖兰因倒叙,庚子年春天的春兰中国兰花 促进普通消费,是国兰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兰花 “蕙兰热”探析中国兰花 兰花非正常退草的原因与防治中国兰花 春天买兰花,若是这“3处”有问题,白给也不要中国兰花 年浙江春兰网络展(六) 中国兰花:兰花知识 香祖兰因:兰花意象 兰蒲茶叙:兰蒲茶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sz/9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兰花56月份兰花管理
-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兰花移栽分苗后,就不会开花了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