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花植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好摄农夫做过多次视频,也写过几篇文章,讲解野生下山兰所用的植料。最近兰友与好摄农夫交流时反映一个问题,植料配比差不多,为什么种兰花会死?

兰花植料三要素,松、透、肥。前面好摄农夫在讲解植料时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自己的自然条件可能比一般兰友要好得多,身处产兰农村容易采集到适合兰花生长的植料,其他兰友按我的配方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植料。那么,他们所用的植料缺陷在哪?好摄农夫经过其他农作物的对比发现,原因就是两个字---活力。

在农村待过的,或者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人都知道。农作物或者野生杂草生命力顽强,但它们对土壤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农村的山上也有不长草或是不长树木的地方,在这种土地上不管你种植什么都不会成功。

具体是什么原因,农村人没有条件去深入分析,我们都管这些土地叫“光棍地”,意思是不会生长东西的。有几位兰友给好摄农夫发来照片, 眼看上去兰盆就是缺少一种生气与活力。

活力与生气是一种感觉,也是可以从盆面上表现出来的。例如:一盆兰花在盆土表面如果有几根杂草,反而会显得有生气,有活力。

其实如果仅仅按植料配方来说,他们的植料是没有问题的,松树皮加土加火山石之类,应该是达到了兰花植料三要素的要求。可为什么他们的兰花却是半死不活的呢?原因就是他们的植料缺少活力,简单说就像农村不长草的土地一样,连草都长不了如何养兰花?

通过对几位兰友的信息总结,好摄农夫发现他们都有一个配植料的习惯,当然现在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因为这个引起的活力缺失,也仅仅是好摄农夫的一种猜想吧。

他们配制植料时都是用的高温蒸煮法杀菌杀虫,因为种的不多所以操作还是挺方便的。另一个习惯就是在植料中混入杀菌药粉,或者是经常性地浇灌杀菌剂。

好摄农夫就猜想,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这两种操作,让植料失去了植物需要的活力?从而把植料变得像“光棍地”一样的死地呢?

兰花生长需要不同菌类的共生,有益菌与有害菌都是相生相伴的。就象人类一样,身体本身就是细菌集中营,如果把生活环境里的细菌群(不论有益有害)统统灭活,那么人类还能活吗?

当然这也是好摄农夫最近接触到的案例,刚刚开始探讨这个问题,希望网友们多多出谋,分享你们的经验。

好摄农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sz/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