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发芽的几个基本要点
一、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花的发苗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一回事。兰花的假磷茎是兰化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发芽、开花的载体,它通常由10—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鳞片包住,称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份,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发生。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说至少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下只发一苗,也有的发双龙,少数发三苗,其余的芽点则呈休眠状态。明白了兰花发苗的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 二、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主要措施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以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用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所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从实践上看,适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兰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出芽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不发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 ,古人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地浪费了资源。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新株为其提供的,这就是所谓“靠子女赡养”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因此要科学地、合理地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前人在谈到分株时总是说要“从马路分开”,务必“三代同堂”。一分为二地说有它的道理,一是伤口小,有利于兰株恢复;二是成活率高,能保证前草茁壮成长并能开花;三是能发大草、壮草。但也有弊,主要是老草和新草连在一起,数代同堂,老草难以再发新芽,只好颐养天年等着“养老送终”。认为 的做法是:视兰丛情况,在分株时将龙头分别切下2—3株,以利发壮芽长大草,而老草则以2—3株一丛分开另植,这样做可以使几年不曾发芽的老草红杏出墙,青春焕发,再生贵子。 四、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 扭伤球茎连接处,促使多发芽,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相互间营养的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端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具体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个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捏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度,听到“哔啪”一声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 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细菌,再将兰株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状态的爷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还能发双龙。采用这种方法发出的芽也较茁壮。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春兰。蕙兰由于假磷茎较小,而连接茎短而粗大,难以处置成半分离状态。 五、单株繁殖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必要手段应该说拆单繁殖的理论依据和扭伤球茎连接处的道理是一样的,即截断球茎间的营养输送,激发球茎上的休眠芽萌发,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单株繁殖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进行,此时温度较适宜于兰花发芽生根。单株繁殖有两种做法:一是翻盆拆单另植。弊端较多,发出的草也小,管理难度也较大。另一种方法是不翻盆。拨去假磷茎以上的植料,露出二个假磷间的连接茎,用消毒过的剪刀或手术刀将连接茎截断,在伤口处敷上 托布津粉末消毒,严防感染病毒,过几小时再填上消毒过的植料, 是植金石,约二十余日即可发现新芽萌动。这样做既可保住原有兰根的吸收能力,又减少了植株的复盆时间,不仅发芽早,而且发的芽也相对茁壮得多。必须说明的是,单株繁殖的前提是苗壮实、根发达,苗弱根差的兰株不宜拆单繁殖,同时仅限于珍稀品种为了留种而采取的措施,毕竟发的草小而弱。至于一般品种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发几苗小草实在得不偿失。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我们已经知道,花蕾一般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旦产生便消耗大量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集中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的植株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少,发芽小。由此可见,开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参加兰展花苞也不宜留得过多,一般以1—2株为好,其余的应全部摘去。摘除花苞要有时间性,摘早了还会再发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较多的营养。此摘花苞也要适时为好,一般说来摘除花苞的时间以冬季或早春为好。 七、捂老芦头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积极方法所谓老芦头即是有根无叶、有叶无根或无根无叶的老球茎。这些球茎大多在翻盆时剥下,原来是应扔掉的东西。但较名贵兰花的老芦头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芦头上尚存的休眠芽再度萌发,以培育出新的兰株,亦不失为提兰花发芽率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时间:春末夏初,白天温度稳定在15oC以上时进行。2.修剪老芦头,在修去不健康的芦头后,以2—3个芦头为一丛,修去烂根枯叶,注意不要伤及芽眼。3.浸泡消毒:将老芦头放在倍的 托布津溶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晾干。4.将稀释过的催芽剂滴在球茎上,晾干待种。5.用消毒过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溶液,包裹老芦头。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金石,并将球茎埋入1—2厘米深处,放阴凉通风处养护。7.正常浇水,不可大干大湿,不可用肥,20天后即可见新芽萌动,有的发芽时间可能要迟一点,要有耐心去等待。8.新芽放叶后,可放至通风透光处,并逐渐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施叶面肥,以稀、薄、淡为好,否则烧伤新根新叶,前功尽弃。9.第二年春取出兰株,剔除枯烂老球茎,可象其他兰株一样正常栽培管理。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方法得到的兰株终究是小苗弱草,仅适用于名贵兰花为留种而进行的繁殖,对一般兰花也就无需如此大动干戈了。 八、加强管理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关键措施要使兰花多发芽,早发芽,发大芽,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只有管理到位措施得当,为它创造了 的生长条件,才能使兰芽多苗壮。 要让兰花多发芽,确有很多学问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所以说“兰艺无止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sz/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创森小课堂春节期间买花送花指南
- 下一篇文章: 9种耐寒花草,这个冬天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