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9号;青岛国兰之家欢迎您

兰,要以“香、色、瓣、韵、姿”五方面论美洋兰,无香之花,定品大凡以色、观赏面、瓣质、姿态来评价,同样也以珍稀之品价为高,大都以色、形而定品;日本、韩国春兰,无香之花,引进国兰瓣形学,定品大凡以色、

瓣形、素、叶艺来评价,主要以色、瓣形而定品;国兰为有香之花,天赐之爱,香之鼻祖,自古颂兰是赞扬兰之香、叶之美的,少有颂兰花之美的。所以,国兰以香为先,不香之花一般不入品是正确的。

国兰目前定品大都只注重香、瓣形或奇来评价,色反而不太被注意。兰花品赏有个瓣型学,虽也多少论及颜色,但说的不多,盖因创造兰花品赏理论的多是江浙古人,而江浙兰花以绿色调为主。国兰绝大多数颜色远不如洋兰、日本韩国无香兰艳丽,只有小小绿瓣之花隐在兰叶丛中。初涉兰花者,还以为花是叶或是果。自古以来,国人受孔夫子中庸之道影响,懂得“内敛外放,张中有收”之道理,国兰开创出了一个瓣形美学。无可厚非,瓣形学是国兰美学的精华,但这需要学了几年有点兰知识的人,才能了解清楚国兰瓣形学的概念。大凡初艺兰者,未必能搞得通何为瓣形。送人玫瑰手指留香,送人兰花,一般人只观其叶,不一定知道兰花的内涵。你也许要耐心给他上一堂瓣形学理念,这样他才会初步懂得何为荷、梅、仙。引用《兰惠传统瓣型的讨论》中的一段话:清朝之前古人赏兰主要集中在兰的色与味上,孔子集语中说:“孔子曰,与善人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矣”;孔子还说:“兰当为 香”。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说:“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在有记载的兰花书籍是南宋的皇族赵时庚所写的金漳兰谱,赵当时居闽,所以书上写的主要是四季兰和墨兰,对江浙的兰惠还没有系统的介绍。现摘取其中一段,是描写蕙白花的:“郑少举色白,有十四萼,莹然孤洁,极为可爱,叶则修长而瘦散乱,所谓蓬头少举也。亦有数种,只是花有多少、叶有软硬之别,白中能生花者,无出於此,其花之资质可爱,为百花之翘楚。”由上所述大家也可以看出当时赏兰是以花色,叶姿为主的。江浙兰惠的地位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得到提升的,据说清朝鲍薇省《艺兰杂记》首先总结了以瓣型欣赏兰花的说法,并写出了荷、梅、水仙瓣的学说。后来又相继有朱克柔《 香笔记》《名种集》等等。中国有千年的养兰史,民间大都只喜欢兰花的香和色,四川的红白两草——春剑红花和雪兰,以及蕙中的红香妃;云南的五朵金花;建兰在民间素花更有名。瓣形草大多只会在文人雅士、商人之间流转。天价兰花也只能从这个兰苑到那个兰苑。中国现有十三亿之众,而养兰者只有区区一两百万,泱泱大国中只能算只有一小撮人在养兰。为什么国兰不能普及更广,可能是百姓不太喜欢国兰的绿花,更不懂得瓣形学。花不艳妄为花,百姓也许只认这个理。所以本人认为:兰花论美,识香之后先要考虑色,后再考虑瓣形。先外延后内涵嘛。国兰种种,黑花极稀少,蓝色从未开。品种是否珍稀也相对品种而评议,如春兰少有白花,蕙兰少有白花与红花,春剑少有色净瓣好之花,寒兰少有好瓣形之花,莲瓣兰本多色若有好色之花并不算多么稀奇。同时大家必须认清的,稀少的未必是好花,奇而丑,色而脏、多而乱、怪而恶的花都不是好花。菜以色、香、味评定佳肴。我认为国兰要从香、色、瓣、韵、姿五个方面去评价。瓣形不是评价国兰的 标准。不要一见有棒之花就说是细花好花,不要一见有色而无瓣形之花就说是行花。有时养一盆一般的荷梅仙不如养一盆有色有姿或有叶艺的兰花。瓣形花有时需要带着放大镜或老化眼镜去欣赏,而好色花或好艺草大家会一见了然,除非你是色盲。何为细花、行花、好花?我认为大家都说好才是真正的好!美,应该是公认的,何为好兰花,能通过观察欣赏达到悦目愉情心旷神怡的效果的花就是好半花。国兰现在有品的花已经太多,绿色有瓣形之花就有一万多品。

如何以兰养兰真心爱兰,这是养好兰花的基础,也只有这样,不管兰花贵贱,你都会去养一些兰花。贵了是物质财富,贱了是精神财富。不以涨喜,不以跌悲。即使兰花不值钱,

投入的钱权当消费了,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第二:心态良好。一个人的心态其实很重要,善于吃点小亏的人,更容易有幸福感,有恩于人,也更容易得到回报。斤斤计较,总想赚小便宜的人,往往好多东西放不下,养兰成功的几率也小。第三:善待新兰友。与人

兰花,衿有余香,对新兰友不但要从养殖上给予指导,淘汰的品种送给他们练手,久而久之会得到更多的兰友认可,从自私的角度来说,人脉的建立,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第四: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人品不好,花品再好,兰友也会敬而远之,不可能有长远的发

展。第五:技术过硬,会养兰,懂兰性是养兰花的基础,这需要养殖过程中不断的摸索。网络的发达很大的方便了兰友间经验的交流,参考别人的方法,总结自己的经验才能养好兰。第六:目标明确,养兰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选几个自己喜欢、兰友认

可、经济条件允许的品种养多才是正确的方向。切忌贪图品种多。无论价格高低,只要花品好、养出量,付出总会有收获的。经济条件好,可以选几个价高花品好的品种,慢慢养多,兰花不怕买贵、不怕跌价,怕引的品种有问题,怕跟风引花品不好的,以后没人要。经济条件差,可以选几个低价位的老种,老种得以流传自有其道理。第七:不急不躁,养

兰的过程,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积累技术、积累品种、积累数量。成功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想一夜成为高手,一夜拥有众多铭品是不可能的,哪怕你有好多钱。

相信许多兰友养兰除了赏叶外,最期待的就是花开,但是兰花一年一开,有的甚至数年

一开让人等得好不着急。其心情正如歌曲《兰花草》所唱“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正是许多兰友的心情写照。《兰花草》在八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很多爱养兰花的兰友都有听过。但对其创作背景知道的,估计不多。胡适先生早年写的一首诗《希望》,年夏天胡适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

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了这首小诗。后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同时改名为《兰花草》,从而广为传唱。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白殿疯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sz/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