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叶斑类病害防治技术
大花蕙兰又叫喜姆比兰和蝉兰,是兰科、兰属植物。大花蕙兰植株挺拔、叶型飘逸、花大色艳、花色丰富、观赏期长,是中国传统年宵花卉之一,在家庭装饰及绿植租摆上大量应用。 笔者在西昌花卉基地调研时,发现有几家企业的大花蕙兰叶斑病都较为严重,管理者反映该病传染较强,能由小斑快速扩大至大部分叶面,防治难度大。既影响大花蕙兰正常代谢,也严重降低了观赏性及商品价值。为了更好诊断和防治,我们对受害植株采样鉴定,将该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整理如下,以供大花蕙兰生产养护者参考。 病原物大花蕙兰叶斑类病害是一种复合病害,对危害状的大花蕙兰取样检测,发现了多种病原真菌,主要有兰花炭疽病菌、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病菌、子囊菌假尾孢菌属病菌等,以上病菌均属于真菌。兰花炭疽病菌常引起兰花的炭疽病,又称黑斑病、褐斑病。尾孢属引起的病害又称尾孢属兰花叶枯病,都会导致叶面受损。 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假鳞茎。发病初期,叶上出现黄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卵圆形、近圆形病斑,褐色、赤褐色或黑色,边缘褐色,隆起,病健组织分明,中央组织因坏死而凹陷;发病后期,病斑中央组织褐灰色,其上着生黑色小点粒。假鳞茎发病,病斑与叶上相似。病斑组织有时碎裂穿孔。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褐色不明显小斑 ▲发病中期,病斑扩大,病斑边缘黄褐色,中间或黑色,或深褐色 ▲发病中期,叶片背面情况 ▲发病中期,叶片正面情况 ▲发病后期,病斑连成片,组织坏死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残体或发病部位越冬;由风雨及水滴滴溅传播;病菌由伤口和气孔侵入。次年春末、夏初天气潮湿多雨,病菌开始侵染,有伤口和疾风暴雨更易感染,温度22℃至29℃,相对湿度85%以上,土壤pH值为5.5至6时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老叶一般于4月开始发病(西昌自4月开始,大花蕙兰叶斑病发生较重),新叶则从8月开始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如果整株受害严重,幼芽刚萌发时亦受侵染发病。此外,伤口多、病叶清理不及时、调运装车前大量喷水、运输途中不通风等条件均有利于大花蕙兰叶斑类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防治方法改变传统的防治思路,从面源防控入手,即对症的药剂、环境调控,植物抗性培育需要同时北京中科崔永玲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huahuilana.com/dhhljb/3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纵贯地球23分钟,听老石讲讲88天从北极
- 下一篇文章: 大花蕙兰盆栽烂根,教你一招,生新根,发新